縣供銷合作社開展“踐初心重走背簍路 擔使命奮進新征程”主題黨日活動
傳承紅色基因,厚植紅色血脈。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繼承和發(fā)揚紅色背簍精神,6月30日上午,縣供銷合作社機關黨支部赴灑河橋供銷合作社、東營村吳凱素事跡展覽館開展“踐初心重走背簍路 擔使命奮進新征程”主題黨日活動,機關黨支部16人參加活動。
重溫背簍精神。灑河橋供銷合作社是享譽全國的“背簍精神”發(fā)源地。在灑河橋供銷合作社,新時代的“背簍女”李瑞蘭向大家講述了背簍精神的由來和感人至深的“背簍”故事。多年來,“背簍精神”不斷發(fā)揚光大,為農民群眾提供熱情、周到、便捷的服務。如今,新一代供銷社人不忘初心、不負使命,傳承紅色“背簍精神”,從中汲取艱苦奮斗的精神力量,汲取心系群眾的為民情懷,汲取一往無前的不竭動力,堅守初心使命,牢記為農服務宗旨,譜寫了供銷事業(yè)新的篇章。
重走背簍路?!氨池浐t、爬大山,一人辛苦萬人甜?!笨h供銷合作社黨員干部來到灑河橋鎮(zhèn)東營村,走在老一輩供銷社人背簍下鄉(xiāng)送貨的路上,灑河橋供銷合作社主任田曉晨和“背簍女”李瑞蘭介紹,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灑河橋供銷合作社干部職工急農民之所急,想農民之所想,在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用背簍把山里的特產背出大山,把生產生活物資背進農家,架起了連接城鄉(xiāng)、溝通黨群關系的橋梁,彰顯了老一輩供銷社人克服困難、頑強拼搏、勇于擔當、樂于奉獻的“背簍精神”。
重溫入黨誓詞。歲月崢嶸,情懷如歌。在灑河橋鎮(zhèn)東營村,供銷合作社黨員干部參觀了“冀東兵媽媽”吳凱素紀念館和紀念亭。村內負責人向大家講述了吳凱素冒著生命危險救護抗日游擊隊傷員和“三斤板栗送給毛主席”的故事。參加活動的黨員干部無不為吳凱素的英勇事跡深深感動,也為家鄉(xiāng)的板栗送到毛主席手中而驕傲自豪。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全體黨員干部在縣供銷合作社監(jiān)事會主任劉繼軍的帶領下重溫入黨誓詞。全體黨員干部意志堅定,字句鏗鏘,再一次宣告對黨的無限忠誠和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堅定信心。
通過此次主題黨日活動,全體黨員干部紛紛表示,要不斷加強黨性錘煉,學思貫通、知行合一,提高黨性覺悟、提高黨性修養(yǎng),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和向心力,樹牢服務“三農”宗旨,弘揚新時代“背簍精神”,為供銷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