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第四小學:特色勞動教育 豐富學生生活
近年來,縣第四小學把“陽光勞動、樂享成長”特色勞動教育納入大德育體系,通過整合勞動教育、美育、藝術教育、綜合實踐資源,補齊發(fā)展短板,強化實踐體驗,實施多學科的有機融合,實現(xiàn)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勞動育人,形成了充滿活力的教育新格局。
該校通過加強微種植園、“小小管理員體驗營”、“綠色DIY 手工坊等勞動基地建設,集趣味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于一體的特色勞動教育,已成為該校別致一景。
走進占地面積近500平方米的小種植園,學生用在勞動必修課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勞動工具翻土、堆埂、播種、除草、收割……每周的勞動日,小小種植員們最快樂的事就是為自己的“小田地”“小秧苗”們“梳妝打扮”,讓韭菜、菠菜等近50種“餐桌上的菜品”還原和探索其成長過程。
在學校食堂內(nèi),“小小管理員體驗營”中,學生們實踐管理洗手臺、器皿間、消毒設施、餐桌等,學校還精心布置墻壁,展現(xiàn)勞動文化。墻壁四周“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勤儉節(jié)約標語、食品安全教育宣傳漫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及與勞動相關的古詩詞等,營造了濃厚的勞動氛圍。
為豐富孩子們的想象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創(chuàng)造活力,該校還專門設置了“綠色DIY”手工課程。手工課上,低年級的小學生們用蘋果、葡萄等常見的水果,發(fā)揮想象,拼接成小動物、小植物等。中年級的學生則是“瓶瓶罐罐大創(chuàng)意”,回收廢舊飲料瓶、洗衣液桶等,裁裁剪剪,寫寫畫畫,一個個綠色花盆、筆筒等誕生在學生們的小手中。此項活動,在“遷西縣國辦小學辦學成果展示”中現(xiàn)場匯報展演,受到好評。
歲末寒冬,開啟寒假之旅。該校的學生們在家里積極參加學校安排的勞動實踐,掃地、編織、做飯、勞動工具改造……填寫寒假勞動集星卡。 特色勞動教育由校內(nèi)延伸到了學生家庭,使學生們的生活豐富多彩,享受著勞動的快樂,健康成長。2021年,該校被唐山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教育局評為“唐山市綠色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