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玩笑
人們?yōu)樯稅坶_玩笑呢?原因很簡單,不說不笑不熱鬧嗎!玩笑話說得好,可以優(yōu)化語言環(huán)境、活躍語言氣氛,更好地發(fā)揮語言的溝通交流作用。因為它有益,所以被常用,每個人從小到大都在自覺不自覺地努力學習使用它。開開玩笑看似簡單,其實沒那么簡單,不是隨隨便便都能開好的,更不是瞎開的,否則就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有時甚至“對方很生氣,后果很嚴重”?! ?/p>
過去開得失敗的玩笑有的名氣很大。比如,故事“狼來了”——有個放羊娃百無聊賴,為了尋開心,他向山下種田的農(nóng)夫大聲呼喊:“狼來了!狼來了!救命啊!” 農(nóng)夫聽到呼喊聲,急忙拿著鋤頭和鐮刀氣喘吁吁地跑到山上……這樣幾回捉弄下來,農(nóng)夫?qū)λ暮艉奥曉僖矡o動于衷了,結果,有一天,狼真的來了……再比如,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當之無愧的“悲劇玩笑大王”周幽王,為了博得寵妃褒姒一笑,多次點燃有敵來犯時緊急報警用的烽火,各路諸侯就這樣多次被戲弄跑來勤王……后來,犬戎來犯,周幽王再次點燃烽火卻不見各路諸侯來勤,犬戎攻破了都城鎬京,殺了周幽王,滅了西周……
除了前人這些有名的故事,今人有些惡作劇式的新事兒似乎也可“傳世”。有人就曾憤憤不平地向我“控訴”他的同事瞎開玩笑的“罪狀”:有一回,他小解的時候一位男同事冷不防地在其身后大吼一聲,突然來個驚嚇,應驗了“恐傷腎”,害他不淺;還有一回,一個同事給他的妻子打電話,說他在工作單位附近出了車禍,要求趕緊過來,結果,他的妻子不僅嚇得夠嗆,也氣得夠嗆,非要來單位找他那個同事大鬧一場……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不知己不知彼,每戰(zhàn)必殆。不開失敗的玩笑,需要“三因制宜”。所謂因人制宜,得看對象,家人、親戚、朋友、同事等等,性別、性格、長幼、熟識程度、交往深度、領導被領導等等,晴天曬蛤喇——啥(仁)人兒啥打發(fā);所謂因時制宜,得看時機,比如對方心情正不好呢,你非要拿他開玩笑,他不跟你翻臉那算你運氣好;所謂因地制宜,得看場合,是喜慶活潑、還是肅穆莊重,是“私下溝通”、還是大庭廣眾等等。有人無視三因制宜、火候分寸,拿開玩笑當飯吃,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常獲差評“一點正經(jīng)的也沒有,不成熟、不穩(wěn)重、不靠譜”?! ?/p>
言為心聲。把玩笑開好,有一個最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心理得健康,玩笑得是文明的、友善的,好的玩笑既風趣幽默又健康高雅,否則,所謂的玩笑就變了性了。有人以開“三俗”的玩笑為能事,有的男性喜歡編造對方媳婦的“故事”,拿來當眾跟對方開玩笑,自以為很伶俐、很得意,其實很沒品位、很討人嫌,有人拿對方的生理缺陷開玩笑、有的男性跟女性開葷段子玩笑,涉嫌侮辱人格、幾近猥瑣卑下。如果誰開玩笑,只是想快樂快樂嘴、顯擺顯擺自己,賺賺對方便宜、戲弄戲弄對方,那樣的話,人們只能質(zhì)疑他的道德素養(yǎng)、人格品格了。開玩笑是個“互動節(jié)目”,適用換位思考,需要照顧對方的感受。假設一下,如果對方跟你開這個玩笑,你高興接受的話再把它開出去,否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p>
人們常說謹言慎行,所謂的玩笑胡開亂開一通,無原則、無底線,口無遮攔、毫無顧忌,結果注定是誰也樂不起來。據(jù)報道,2015年上半年,身為中共黨員的央視某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用調(diào)侃的方式損害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形象的視頻在網(wǎng)上流出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臨時機關黨委、機關紀委認為這是嚴重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責成央視機關紀委依據(jù)有關規(guī)定嚴肅處理。”那位著名的節(jié)目主持人,雖然戀戀不舍但也只能黯然神傷地離開了央視那個著名的舞臺,開始銷聲匿跡了。無奈,言責自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