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遷西——中幡舞春風 非遺顯魅力
手舞東風轉(zhuǎn)、肩扛南天松、牙咬北海塔、口挑百戰(zhàn)旗……近日,河北省遷西縣新集鎮(zhèn)新集村一場中幡表演引得村民連聲叫好。
湛藍的天空下,舞幡表演者將十余公斤重的明麗幡旗舞得虎虎生風、纓絡紛飛。他們時而“霸王舉鼎”,時而“金雞獨立”,碗口粗的大桿在他們的頭上、嘴上、肩上、手上翻飛出各種花樣。
據(jù)史料記載,中幡起源于唐、宋年間,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由幡桿、傘、旗子、幡面等組成,是古代皇室儀仗隊的旗幟。耍中幡、舞中幡有五十多個動作,集造型、亮相等各種高難度技巧于一身,是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民俗藝術,也是各類雜耍中十分亮眼的雜技表演。如今,中幡以其精湛的技藝舞動著古老文化的傳承和堅韌頑強的意念。
“中幡是我國古老的民間藝術,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我從小就接觸、練習中幡技藝,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門技藝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看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表演者玄兆東說。